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最近你的微博和朋友圈,是不是被產假刷屏了?
11月19日,安徽首先宣布延長產假六十天,同時男方享受三十天的護理假。隨后,北京、上海、浙江、重慶、湖北等地相繼宣布延長產假、增設陪產假和育兒假的政策。
大部分地區的產假天數為158天,最高的海南、河南兩省放190天產假冠絕全國,爸爸們也享受10天到20天不等的陪產假,同時多地規定,子女不滿3周歲的,父母有5天到15天不等的育兒假。

前不久,網民稱婚假太短年輕人沒空結婚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那么年輕人不生孩子也是因為產假太短嗎?產假和生育率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性嗎?本期《我不理解》,來聊聊延長產假會不會提高生育率的問題。
產假會提高生育率嗎
產假會提高生育率嗎?從國際上看似乎不會。
從2014年開始,新西蘭政府開始頻繁的延長產假天數,從原來的14周不斷上漲至16、18周、22周,2020年帶薪產假達到了26周,也就是半年。
可以看出,新西蘭政府為提高生育率那是操碎了心,但是效果如何呢?很遺憾的是,根據經合組織數據,2015至2020年間,新西蘭的生育率分別為1.99、1.87、1.81、1.71、1.72、1.61,除了2019年比去年稍稍增長了0.01,其余年份呈非常明顯的下滑趨勢。并且在這期間,新西蘭的人均GDP從37247美元增至44011美元,應該說老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并不會因為沒錢而生不起孩子。
再來看看其它國家。還是根據經合組織數據,意大利與日本經濟條件相仿,2019年的人均GDP分別為3.4萬美元和4萬美元,但產假天數的差距十分懸殊,意大利產婦可休48周的產假,其中前五個月領取100%的工資,后6個月領取30%工資,而日本產假僅有出生前6周、出生后8周,共計14周的產假,且只能領取60%的工資。而意大利和日本的生育率卻幾乎一致,一個1.3,一個1.4。
還有產假差不多但生育率差距很大的例子,比如沙特阿拉伯和歐洲小國馬耳他。沙特產假只有10周,馬耳他也沒多到哪兒去,為18周。但是這哥兒倆的生育率卻有云泥之別,沙特為2.3,馬耳他僅有1.1。
從國際上的例子來看,產假長短和生育率之間似乎沒有必然的聯系。當然,造成這種認識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掉入了一種“統計陷阱”,延長產假的國家可能本身就遇到了生育率下滑的困境,而政策效果的顯現又需要時間,才暫時沒有看到生育率的扭轉。因此,只能說延長產假對提高生育率的作用尚不明確。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國內頂級期刊《人口研究》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二孩政策對出生人口數量及生育率的影響取決于多個因素,比如育齡婦女的規模大小、生育意愿的高低、生育時間分布、年齡結構等。產假只能影響到人們的生育意愿,且也不僅僅只有產假,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會影響到人們的生育意愿。所以從一個大的角度來看,產假對生育率的影響可能是比較輕微的。
為什么延長產假不能提高生育率
對產假與生育率之間的關系,目前學術界也并無定論。但我們可以試著去猜一猜,如果延長產假確實不能顯著提高生育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反響最為強烈的觀點,就是延長產假實際上惡化了女性的就業環境,使得用人單位更加傾向于錄用休假少的男性。從各地相繼出臺的政策就可以看出,男性的陪產假天數遠遠少于女性,普遍女性假期是男性的十倍以上。如果在河南、海南兩個省生三胎,僅產假就要休一年半的時間。許多小公司,能不能活到員工休完產假都是未知數。
華中科技大學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生育一個孩子會使女性的就業幾率下降約6.6%,生育第二個孩子其就業幾率再次下降9.3%。此外,由于長時間脫離崗位,回歸后是否能夠重新融入部門、是否有合適的崗位,又或者原來的位置是不是被他人取代了,這些都是當代女性對生育恐懼的原因之一。

女性對生育的恐懼,背后暗藏著的其實是生育的代價漸漸高過了收益。
在農業社會和較貧窮的工業社會,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增加一個勞動力,重視教育的回報也很有限,因此青少年普遍受教育年限不高,早早工作補貼家用,甚至養孩子還能填補娛樂活動匱乏的空缺,所謂“天倫之樂”。根據經合組織數據,除非洲外,大多數生育率靠前的國家人均GDP都不到一萬元。
然而隨著社會進步,教育的回報逐漸增加,人們更傾向于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長時間的教育,孩子失去了勞動力屬性,也就失去了經濟收益。
另外,華中科技大學的調查還顯示,生育一個孩子將使家庭總收入下降約5.6%,生育第二個孩子再次下降約7.1%。為什么越生孩子收入越下降呢,因為既影響工作時長也影響了工作效率,因此收入也會下降。另一項調查的結論顯示(2019年論文),帶薪產假增加1天會使女性勞動者的工資率減少2%。而另一方面,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的直線增加,導致養娃的經濟成本水漲船高。收益減少而成本增加,養娃就成了一件在經濟上不合算的事情。


此外,科技的發展極大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相比于給孩子輔導作業一類的糟心事,刷刷短視頻、打打游戲顯然更能吸引人們的興趣。而一旦生了孩子,可能就要和你的興趣愛好們Say goodbye了。養娃,在精神層面上也成了一件不合算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傳宗接代的觀念在逐漸變淡,社會對不婚不育這種選擇的接受度更高了。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養娃逐漸從劃得來變成了劃不來。而這背后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產假解決不了的事情。產假的確有助于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困難,但生育的困難更多來自于養育而非生產。
比如,雙職工家庭需要長輩們幫看孩子,而很多年輕夫婦在外地工作,使得他們的父母也只能隨著他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對老人們來說,在異地買藥看病用不了本地醫保,沒有親朋好友無法排解苦悶,和孩子同住有生活習慣的差異,不和孩子同住則經濟負擔沉重,這些都十分不便。
產假對提高生育率有幫助嗎?或許有,但更可能的答案,是希望有。

責任編輯:尹悅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