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工作。
會議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
中國農業農村部農研中心研究員張照新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重點是以農業強國統領三農工作,對農業強國建設進行了遠期規劃?!板^定農業強國建設,做好三農工作?!?/p>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指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
會議強調,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要嚴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扛起來。
在此前12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提問時回應稱,要大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多渠道確保供應安全。
對此,國泰君安產業服務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周小球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需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在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背景下,實現糧食產量的提升,需要從結構上進行調整。
“一方面需要提高耕地的使用效率和耕地的質量。比如需要進一步做好高質量農田的建設。另一方面,會議明確指出要抓住種子這一關鍵實施路徑。比如從平均畝產水平來看,中國玉米的平均單產僅為美國的60%,除去自然生長條件的影響,玉米種子技術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認為提高核心農作物種子的單產水平是實現國內糧食降本增效的關鍵所在?!?/p>
周小球表示,會議也提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為各區域發展特色農作物種植指明了道路。
事實上,這并非我國首次提出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2009年,《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發布。當時提出的背景為,隨著人口增加,我國糧食消費呈剛性增長,同時,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水土資源、氣候等制約因素使糧食持續增產的難度加大;生物燃料發展,全球糧食消費增加,國際市場糧源偏緊,糧價波動變化加劇,利用國際市場調劑余缺的空間越來越小。 為此,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規劃期限為2009-2020年。品種為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作物,兼顧大豆,按照糧食生產核心區、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后備區和其他地區對全國進行統籌規劃。規劃目標包括,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55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500億公斤;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億畝,確?;巨r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到2020年,糧食單產水平達到每畝350公斤等。
十余年時間過去,我國糧食生產發展情況超過規劃預期水平。2007年至今,我國糧食產量連續16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水平,總體呈現穩中有增狀態。截止到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據國家統計局12月12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糧食實現增產豐收。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1億斤,比上年增加74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75億畝,比上年增加1051.9萬畝,增長0.6%;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6.8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0.2公斤,下降0.1%。2022年,全國夏糧和早稻產量分別為2948.1億斤和562.5億斤,比上年增加28.9億斤和2.1億斤,均實現增產。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胡冰川對澎湃新聞表示,新形勢下,我國糧食增產也要算“經濟賬”,綜合考慮糧食產能提升的投入、農民種植成本、國內和國際糧價等因素。要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等方式,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來實現糧食增產,而“不應該為了增產而增產”。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