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看多2023商品: 供應短缺引發的超級周期

高盛看多2023商品: 供應短缺引發的超級周期
2022年12月21日 20:22 市場資訊

  高盛看多2023商品:供應短缺引發的超級周期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卜淑情

  來自舊經濟的復仇將在2023年繼續。

  在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俄烏沖突等因素的助推下,大宗商品從2021年開始開啟了一輪“超級周期”。但自6月的暴跌開始,大宗商品的各個板塊均呈現疲軟態勢,加上明年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投資者對于其未來走勢尤其悲觀。

  但在“大宗商品旗手”高盛看來,當前供應緊張的情況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由于資本支出不足,明年大宗商品將連續第三年處于超級周期。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在上周公布的報告中表示,目前整個行業的資本支出情況缺仍令人失望,供應增長仍然乏力,隨著亞洲經濟復蘇、美聯儲加息放緩,需求持續回暖,明年大宗商品的回報率,以標普高盛商品指數(S&P GSCI)衡量,有望達到43%。

  Currie表示,盡管近期走勢疲軟,大宗商品仍有可能在2022年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全年回報率將達到23%。

  資本對創紀錄的價格“無動于衷”

  正如高盛指出的那樣,許多大宗商品價格在今年5月幾乎翻了一番,此外,當前供應情況依然不樂觀,周轉庫存普遍枯竭,大多數市場的閑置產能幾乎耗盡。

  然而在這種緊張的行情下,包括石油、基本金屬在內的整個大宗商品行業的資本支出仍令人失望。

  石油方面,高盛表示,由于俄烏沖突以及資本支出急劇下降,預計2023年石油供應增長將難以達到每日110萬桶,而需求增長將達到每日200萬桶。隨著,OPEC開始減產,多數非OPEC石油生產國生產受阻,美國頁巖油和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產量將成為明年石油供應增長的唯二引擎。

  基本金屬方面,2022年全球礦業公司的資本支出比2010年的峰值支出低了近50%;批準的銅礦項目規模處于過去15年的最低值,整體缺口有望達到創記錄的160萬噸。

  實際上,目前投資者逃離的情況正彌漫在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高盛預計,自2022年3月的高點以來,投資者已從大宗商品ETF中撤出680億美元,從共同基金中撤出320億美元,從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COM Index)中撤出120億美元。

  高盛指出,近期投資者逃離、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主要是因為央行的持續加息引發了金融去杠桿和實體領域的去庫存,導致金融和實體投資出現了短缺。高盛表示:

大宗商品價格今年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央行提高了資金成本,并在實體和金融領域抽干了市場流動性。

在正常情況下,實體領域去庫存是央行為經濟降溫、抑制通脹的手段之一。當利率上升時,庫存的融資成本也會上升,從而刺激了額外的拋售和原材料價格的下跌。

此外,加息提高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預期,對此的理性反應是減少庫存——就像我們今年秋天在歐洲金屬市場看到的那樣。

此外,生產投資不足導致庫存枯竭,消除了價格基本面沖擊的關鍵緩沖器,加劇了價格波動,降低了投資者投資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意愿或能力——正如我們在今年3月看到的那樣。

  因此,未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支出創造更多的供應能力,大宗商品將在長期內繼續處于短缺狀態,屆時其價格將會更高,波動更加劇烈。

  衰退前景下,大宗商品仍能逆勢上漲?

  目前,衰退風險正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市場價格中,比如,1月至10年期債券的收益率息差與石油的時間套利基本上保持一致。這表明,投資者對于明年的增長前景感到擔憂。

  但高盛認為全球商業周期遠未結束:

我們的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勢必會反彈,因為中國正在持續優化防疫政策,歐洲在工業活動一次性下降的背景下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美聯儲大幅加息的步伐也在放緩。

  基于以上因素,高盛認為,標普高盛商品指數明年的回報率將達到43%,這也意味著大宗商品將連續第三年成為“最佳資產”。

  但通往這一水平的過程可能不是一帆風順的,高盛表示,雖然長期表現是可以預測的,但短期卻無法預測。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從來不會沿著直線運行; 相反,它們是一系列價格飆升,每一個高點和低點都比前一個高點高。與金融市場不同,大宗商品價格具有平衡供求的經濟功能,因此一旦高價在短期內重新平衡了市場,就不再需要高價,價格就會回落。

但結束一次高峰并不意味著超級周期的結束,因為長期供應問題需要多年時間才能解決。

  從短期來看,央行仍未結束加息周期,而經濟衰退的擔憂依然濃厚,大宗商品價格依然承壓。因此,高盛認為明年大宗商品可能會以“起伏不定”開局,然后隨著經濟基本面改善、供應的稀缺性回歸,大宗商品將在第二季度開啟漲勢。

  新的資本支出周期會在2023年開啟嗎?

  值得警惕的是,大宗商品是否會在明年迎來新一輪資本支出周期?高盛認為,隨著新經濟估值的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目前市場接近這種資本輪換。

  其中一個證據是,大宗商品夏普比率與納斯達克指數的3年移動平均值開始趨同,歷史表明,當這兩者交叉時,資本開始從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長轉向能源和工業公司不斷增長的利潤。

  也就是說,持續的資本支出和管理必須得到回報。然而在上一個長達十年的熊市周期,美國油氣勘探生產(E&P)公司每投資1美元,就會損失0.54美元。

  但有趣的是,在所有大宗商品中,電池金屬因過去沒有經歷過超級周期而獲得了投資者的信心,因此生產商將不會出現生產限制,因此,高盛認為這些金屬中期可能會下挫。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靖笛

高盛 大宗商品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26 信達證券 601059 --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
  • 12-21 佰維存儲 688525 13.99
  • 12-21 富樂德 301297 8.48
  • 12-21 佳合科技 872392 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欧美激情啪啪

    1. <dd id="8jmrs"><track id="8jmrs"></track></dd>

      <em id="8jmrs"></em>
      <progress id="8jmrs"><track id="8jmrs"></track></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