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益康上市募資為買理財產品?募投項目進度0% 業績增長大幅放緩

倍益康上市募資為買理財產品?募投項目進度0% 業績增長大幅放緩
2022年12月23日 17:09 新浪證券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12月9日,倍益康發布了《關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公告》,由于此前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資金出現了部分閑置的情況,公司擬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3.25億元的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倍益康是一家智能康復設備制造商,產品體系包含力因子類、電因子類、熱因子類等康復產品,覆蓋醫療與消費市場,其中最主要產品為近年來大熱的筋膜槍類產品。

  乘著“大健康”風口,2022年12月,倍益康在北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1.8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9.83倍,募資凈額約3.28億元。從發行定價來看,倍益康在彼時曾被戲稱為“北交所最貴新股”。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改變其上市即破發的命運。

  12月1日,倍益康以29元/股價格開盤,較發行價跌8.81%。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也不斷下跌,目前股價為25.60元/股,與發行價相比已跌近20%。

  在2019年,倍益康的營業收入才僅有四千萬余元。但近年來借助于筋膜槍的“健康”概念與消費認可,公司的業績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三年間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179.11%,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64.32%。

  但僅靠單一品類產品支撐收入,且該市場本身尚未成熟、尚存“智商稅”疑問之時倍益康的業績持續性是否面臨一定風險?更何況,從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增長已較往年大幅度放緩,而公司對于研發投入及產品提升等方面仍然重視不夠,在募投項目進度為0%的狀況下依然要將募集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募投項目進度0% 募集資金全部購買理財產品

  倍益康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北交所發行上市時,發行價格為31.80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59,340,000元,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327,640,800元,到賬時間為2022年11月24日。

  由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需要一定的周期,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進度,現階段募集資金在短期內出現了部分閑置的情況。公司擬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32,500.00萬元的部分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有效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在上述額度范圍內資金可以循環滾動使用。

  換句話說,募集資金到賬不足1個月,倍益康就將使用超過99%的募集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期限在12個月內。

  而對于募投項目的進展情況,從公告顯示來看,即便手握超3億現金,但倍益康對于項目分文尚未投入,三項項目的投入進度均為0%。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由此來看,如果項目建設期間,資金分批投入,存在一定的閑置情況,公司將部分閑置資金用于理財以盤活資產無可厚非。但倍益康目前的情況是,對于本該投入的募投項目分文未投入,將近乎全部募集資金用來購買理財產品,且時限或長達12個月。這樣的操作或許不僅會為項目本身的正常進展帶來一定風險,也使倍益康上市募資的真實目的存疑。

  粗略估算來看,大額保本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或在3%-4%,按照12月計算,3.25億元的本金投入或為倍益康帶來超千萬元的收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初申報時,倍益康的擬募資金額不止3.25億元。

  根據最初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倍益康最初擬募資5.09億元資金,其中3.99億元用于成都智能制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6397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4567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及品牌宣傳建設項目,而三項項目的投資總額供給5.13億元。

資料來源:2022年6月27日招股書申報稿資料來源:2022年6月27日招股書申報稿

  而在接下來的兩輪問詢中,北交所均對倍益康關于募投項目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發行底價的合理性表示了問詢。倍益康在第二輪問詢回復中,才表示其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具體方案有所調整,其發行底價調整為31.8元/股,擬募資總額降至3.59億元。

  也就是說,倍益康本想要的更多。但即便成功上市、實現募資后,其募集資金或也未得到妥善利用,而是近乎全部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而募集資金的運用情況,或與公司的實控人等相關。據招股書顯示,倍益康的實際控制人為張文和蔡秋菊,其中張文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蔡秋菊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二人系夫妻關系,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 94.34%股份的表決權。

  91%靠筋膜槍撐起 員工本科率僅為13.23%

  乘著“筋膜槍”風起的背后,是倍益康已然增長大幅度放緩的現實。

  從2019年僅有四千萬余元的營收起步,到2020年翻倍至擁有1.28億元的營收,再到2021年實現3.29億元的收入,倍益康在后兩年中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202.17%與157.81%。與此同時,2020-2021年,倍益康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395萬元與7981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46.95%與233.25%,銷售凈利率分別為18.87%與24.25%。

  但順風順水的兩年過去后,倍益康的增長勢頭恐難以為繼。2022年前三季度,倍益康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73億元,同比增長降至33.69%;實現凈利潤為5417萬元,同比增長僅為24.77%,而銷售凈利率則降至19.81%。

  增長難以持續或與倍益康對單一品類的產品重度依賴脫不開干系。在招股書中,倍益康表示,肌肉按摩器(即筋膜槍)是公司的最主要產品,對業績影響較大。公司的主要產品雖然包括力因子類、電因子類、熱因子類和水因子類等多種類型,但近年來力因子類產品的收入規模及比重逐年增長。

  2019-2022年上半年,力因子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841.62萬元、1.03億元、2.87億元與1.8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52%、81.17%、87.66%與92.11%,其中肌肉按摩器收入金額分別為1389.98萬元、9865.67萬元、2.81億元與1.8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60%、 77.91%、86.03%與91.00%。

  由此來看,銷售占比達到91%,倍益康由筋膜槍發家,卻也對其產生了重度依賴。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及以前,倍益康更注重康復醫療器械類產品,2019年其康復醫療器械收入占比為 53.37%。而2020年及以后,公司向康復科技產品轉型,主要銷售筋膜槍、頸部按摩儀等產品,2021年康復科技產品占比接近90%。

  而康復科技類產品與康復醫療器械類產品雖然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但兩者實質并不相同。

  康復醫療器械產品具有醫療功效,生產銷售康復醫療器械通常需要取得政府部門出具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備案許可,政府部門對該類產品進行專門監管,其下游更多的是醫院、中醫按摩館等B端機構。

資料來源:倍益康問詢回復資料來源:倍益康問詢回復

  而康復科技產品不具有醫療用途,不屬于醫療器械,生產銷售無需申請專門資質,其面向的消費者更多是家庭及個人,在非剛需的消費前提下,市場空間較為有限。

  2022年上半年,倍益康的產品收入按照終端應用分類已有94.29%是來自于個人,而醫療機構、理療按摩館等B端客戶僅占5%左右。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更何況,在熱潮過去后,市場中不乏“筋膜槍是智商稅”等聲音。不具有醫療用途的產品,能從多大程度上緩解病情?而從倍益康的研發投入方面來看,似乎是對于這一觀點的一重印證。

  2019-2022年前三季度,倍益康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80.61萬元、1014.45萬元、1473.40萬元與1410.27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9.01%、7.95%、4.48%與5.16%??梢钥闯?,向康復科技產品轉型后,其研發投入便逐年占比更小的比重。

  而在研發人員方面,2021年末,倍益康的研發與技術人員為63人,僅占員工總數的13.21%。截至2022年6月底,在共計612名員工中,倍益康僅有81名員工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而531名員工是???、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高達86.76%。

  而與研發費用變動不同的是銷售費用的變化,2020-2022年前三季度分別為888.33萬元、2508.10萬元與3811.62萬元,不僅超過了研發投入,且占比逐年升高,分別為6.96%、7.62%與13.94%。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倍益康 北交所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6 信達證券 601059 8.25
  • 12-27 迅安科技 834950 13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24.7
  • 12-21 佰維存儲 688525 13.99
  • 12-21 富樂德 301297 8.4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欧美激情啪啪

    1. <dd id="8jmrs"><track id="8jmrs"></track></dd>

      <em id="8jmrs"></em>
      <progress id="8jmrs"><track id="8jmrs"></track></progress>